上海早期紀念郵戳記事16
上海童子軍大檢閱設立營地郵局
1933年11月12日,為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日,又值江灣上海市政府新廈落成,市當局舉行盛大典禮。上海市全市童子軍同時舉行第五次大檢閱大露營活動,其第六四二團為郵務工會所組成,由該團申請在露營地設立臨時郵局,上海郵務管理局批準11月12日啟用紀念郵戳。鋼質,五角星形。五角星星箭為“德、智、美、體、群”五字,中間為“上海全市童子軍第五次大檢閱大露營第六四二團設立營地郵局紀念”。
圖:1936年民國“中國童子軍第二次全國大檢閱大露營紀念”未發(fā)行郵票。
“童子軍”起源
童子軍是近代資產(chǎn)階級對兒童進行社會軍事教育的組織。它最先由英國軍官貝登堡于1907年在英國南部多塞特郡勃朗海島上建立。主要組織兒童過露營生活,進行烹飪、偵察、攀登等活動。不久,許多國家競相仿效。從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組織。1920年,"國際童子軍總會"在倫敦成立,童子軍運動得到了進一步發(fā)展。
受歐風美雨的影響,中國也創(chuàng)辦了童子軍。它的創(chuàng)辦人為嚴家麟。嚴家麟,湖北武昌人,1890年生于漢口一個與教會常有來往的紳商家庭。
他早年曾留學美國,專事考察過美國童子軍教育事業(yè)。由于身體衰弱,視力不佳,面對外國侵略中國積弱的局面,他無法像當時的革命志士進行拯救祖國的艱苦的革命活動。于是他只好把宗教和教育當作他一生追求的目標。而且他認為:"救中國非武力不可,而沒有道德、知識及健全體格之國民,就不會有一個好軍隊";诖,他組織了許多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動。童子軍的創(chuàng)辦,就是其中的一項。
1915年,第二次遠東運動會在上海舉行,童子軍進行了會操表演,并參與維持會場秩序等服務工作,得到了在場教育界人士的贊賞。運動會閉幕后,各地教育界人士召開會議,決定在全國范圍內提倡、推廣童子軍組織。
1915年“中華全國童子軍協(xié)會”在上海成立,北京、天津、廣州、南京、漢口等地設分會。童子軍的影響逐漸擴大,開始向全國發(fā)展。
1924年,中國童子軍參加了在丹麥哥本哈根舉行第二次國際童子軍大會,這是中國參加國際童子軍運動的開始。
1930年4月,第一次全國童子軍總檢閱和大露營在南京舉行。中國童子軍總會為全國童子軍的最高領導機構,但實際工作由童子軍全國理事會負責。1934年11月1日,“中國童子軍總會”在南京正式成立。蔣介石親任總會長。何應欽任副總會長兼總司令。
抗日戰(zhàn)爭爆發(fā)后,許多童子軍激于民族義憤,積極參加抗戰(zhàn)。他們組織戰(zhàn)時服務團,擔任救護、宣傳、慰勞、募捐、運輸、通信和維持治安等工作,涌現(xiàn)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先進事跡。
1937年“八一三事變”爆發(fā)。當謝晉元率800名壯士堅守四行倉庫時,11名童子軍冒著槍林彈雨,不顧生命危險,將三大載重車的慰勞品送給他們。
圖:女童子軍楊惠敏
其中,年僅15歲的女童子軍楊惠敏的事跡最為感人。她竟然孤身一人冒著敵人的炮火,泅渡蘇州河,向堅守四行倉庫的“八百壯丁”獻旗。使抗戰(zhàn)勇士斗志為之一振?箲(zhàn)勝利后,中國童子軍運動開始走向衰落。
圖:1937年廣州,一位緊急救護隊的女學生在房屋廢墟上,豎起了紅十字會的標準旗幟。
圖:圖中主人公李占宏僅13歲,雖然稚氣十足,但已經(jīng)在部隊服役兩年了(拍攝1944年11月23日)。
圖:中國軍隊第14師42團里最年輕的士兵12歲的李樂貝
圖:童子軍戰(zhàn)士
圖:甘肅的童子軍在訓練
到1949年,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,中國童子軍運動煙消云散。但是作為童子軍此類形式還是存在,主要當時學習蘇聯(lián)的做法,中國把童子軍改為“少先隊”。
圖:新中國少年兒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