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易林註(焦氏易林注)
50. 鼎之第五十
巽下離上
鼎 積德之至,君政且溫。伊呂股肱,國富民安。
伊尹相湯,呂望興周。
1.
之乾 頃筐卷耳,憂不得傷。心思故人,悲慕失母。
按《詩傳》,頃,欹也?,竹器。卷耳,枲耳,葉如鼠耳,叢生如盤。言后妃以君子不在,而思念之,故賦此詩託言之也。
2.
坤 郤叔賈貸,行祿多悔,利無所得。
無註
3.
屯 蹙狂跛衽,辟坐不行。棄損平人,名字無中。
無註
4.
蒙 文王四乳,仁愛篤厚。子畜十男,無有折夭。
按《淮南子》云:文王有四乳。
5.
需 容民畜眾,不離其居。
無註
6.
訟 三推相逐,蠅墜釜中。灌沸淹殪,與母長決。
無註
7.
師 所望在外,鼎令方來。拭爵澡罍,炊食待之。不為季憂。
無註[按:原文師、比、小畜錯置,內文已修正調整。]
8.
比 陸居少泉,高山無雲(yún)。車行千里,塗污爾輪。亦為我患。
無註
9.
小畜 東家殺牛,聞臭腥臊。神背不顧,命衰絕周。亳社災燒,宋人夷誅。
《周易》既濟九五:東鄰殺牛,不如西鄰之禴祭。 《春秋》魯哀公四年六月辛丑,亳社災!豆蜃ⅰ吩疲汉我詴洖囊病
10.
履 長子入獄,婦饋母哭。霜降旬日,鄉(xiāng)晦伏法。
無註
11.
泰 溫山松柏,常茂不落。鳳凰以庇,得其歡樂。
無註
12.
否 大屋之下,朝多君子。德施愽育,宋受其福。
無註
13.
同人 羅張目決,圍合耦缺,魚鳥生脫。
無註
14.
大有 羔裘豹袪,高易我字。君子維好。
《詩.鄭風》,《羔裘》之詩曰:「羔裘豹飾,孔武且力。」此刺朝之詩也。
15.
謙 大頭明目,載受福喜。三雀飛來,與祿相得。
無註
16.
豫 消鋒鑄刃,縱牛放馬。甲兵解散,夫婦相保。
《史記》:武王勝殷,包藏弓矢戢,弭干戈以示弗用。歸馬于華山之陽,放牛于桃林之野。以示弗服。
17.
隨 吉日舉釣,田弋獵禽。反行飲至,以告喜功。
《吉日》,《詩》篇名,美宣王田也。
18.
蠱 商人行旅,資無所有。貪貝逐利,留連玉帛。馭轅內安,公子何咎。
無註
19.
臨 火井暘谷,揚芒生角。犯歷天門,闚見太微。登上玉牀,家易其公。
無註
20.
觀 秋隼東翔,數(shù)被嚴霜。甲兵庭堂,萬物不生。雞釜夜鳴,民擾大驚。
無註
21.
噬嗑 東行西步,失其次舍。乾侯野井,昭君喪居。
《春秋》昭公二十五年九月戊戌,伐季氏,叔孫氏、孟氏救之,三家反攻公。己亥,公孫于齊,次于陽州。二十六年三月,公至,自齊居于鄆。三十二年,薨于乾侯,唁公于野井。
22.
賁 腫頸病腹,陷廁污辱。命短時極,孤子哀哭。
《春秋》晉侯有疾,張如廁陷而卒。
23.
剝 切膚近火,虎絕我鬚。小人橫暴,君復何之。
無註
24.
復 女室作毒,為我心疾。和不能治,晉人赴告。
《春秋》魯昭公元年,晉侯求醫(yī)於秦,秦伯使醫(yī)和視之,曰:「疾不可為也,是謂近女室,疾如蠱 。」庚戍卒。
25.
無妄 兵征大宛,北出玉門。與胡寇戰(zhàn),平城道西。七日無糧,身幾不全。
大宛,國名。單于圍漢祖白登七日。
26.
大畜 九子十夫,莫適與居。貞心不壹,自令老孤。
無註
27.
頤 東行稻麥,遂至家國。樂土無災,君父何憂。
無註
28.
大過 作室山根,所以為安。一夕崩顛,破我饔餐。
無註
29.
坎 六人俱行,各遺其囊。黃鵠失珠,無以為明。
無註
30.
離 伯蹇叔盲,莫為守裝。失我衣裘,我是陰鄉(xiāng)。
無註
31.
咸 褒寵灑尤,敗政傾家。覆我宗國,秦滅周室。
周幽王寵襃姒,廢申后并太子宜臼,申侯與西夷犬戎攻幽王,虜襃姒,其後秦卒滅周。
32.
恒 該言譯語,仇禍相得。冰入炭室,消滅不息。
無註
33.
遯 彭名為妖,暴龍作災。盜堯衣裳,聚跖荷兵。青禽照夜,三旦夷亡。
妖作娛。暴作白。衣作舜。聚作桀。夜作火。見比之蒙。
34.
大壯 朝露白日,四馬過隙。歲短期促,時難再得。
《李斯傳》胡亥曰:人生猶騁六驥過決隙。
35.
晉 耳闕道衰,所為不成,求事匪得。
無註
36.
明夷 申公患楚,危不自安。重耳出奔,側喪其魂。
《春秋》成公七年,楚共王即位,子重子反滅申公巫臣之族,申公亡之晉,重耳。晉文公名。僖公四年,被驪姬之譛出奔蒲。
37.
家人 南上太山,困於此桑。左砂右石,牛馬無食。
無註
38.
睽 海隅遼右,福祿所在。柔嘉蒙禮,九夷何咎。
東方之夷有九種。
39.
蹇 陽春生長,萬物茂壯。垂枝布葉,君子比德。
無註
40.
解 低頭竊視,有所畏避。行伯不利,酒酸魚敗。眾若貪嗜。
無註
41.
損 左輔右弼,金玉滿櫃。常盈不亡,富於敖倉。
無註
42.
益 坐朝垂軒,據(jù)德宰民。虞舜受命,六合和親。
《書.舜典》曰:若稽古,帝舜玄德升聞,乃命以位。
43.
夬 東行西坐,喪其犬馬。南求驊騮,失車林下。
無註
44.
姤 砥德礪材,果當成周。拜受大命,封為齊侯。
《春秋》太公呂望起漁釣為周文王師,號師尚父,佐定天下以功封,為齊侯。
45.
萃 西逢王母,慈我九子。相對懽喜,王孫萬戶。家蒙福祉。
無註
46.
升 安坐玉牀,聽韶行觴。飲福萬歲,日受無疆。
韶,舜樂。《書》:簫韶九成,鳳凰來儀。
47.
困 登高望家,役事未休。王事靡盬,不得逍遙。
《詩》,《四牡》篇云:「王事靡盬,不遑將父!勾藙谑钩级饕。
48.
井 擊鼓陷陔,不得相踰。章父文德,福厭禍消。
陔,階次也。按《禮》,有陔,夏樂謂擊皷為登階之節(jié)。章甫,冠名。陷當作蹈。父與甫同。
49.
革 追亡逐北,呼還幼叔。至止而復,得反其室。
無註
51.
震 老猾大偷,東行盜敖。困於噬敖,幾不得去。
無註
52.
艮 禹召諸侯,會稽南山。執(zhí)玉萬國,天下康安。
《史記》:禹南巡狩,會諸侯于塗山,執(zhí)玉帛者萬國。
53.
漸 忉怛忉怛,如將不活。黍稷之恩,靈輙以存。獲生保年。
按《春秋》魯宣公二年,晉宣子舍于翳桑,見靈輙餓,食之,及靈公欲殺宣子,輙倒戟以禦公徙,而免之。
54.
歸妹 侯叔興起,季子富有。照臨楚國,蠻荊是安。
季子即魯大夫季孫式,專國政,孔子稱季氏富於周公。按《春秋》魯昭公七年,楚子成章華之臺,願與諸候落之,薳啟強曰:臣能得魯侯。來召公,辭曰:昔先君成公,命我先大夫嬰齊曰:吾不忘先君之好,將使衡父照臨楚國,鎮(zhèn)撫其社稷,以輯寧爾民。
55.
豐 白馬駵駁,更生不休。富我商人,利得如丘。
駵因留,駁音博。
56.
旅 灼火泉原,釣魴山顛。魚不可得,炭不可燃。
無註
57.
巽 避患東西,反入禍門。糟糠不足,憂動我心。
無註
58.
兌 成王多寵,商臣惶恐。生其禍心,使我危殆。
商臣,楚成王世子,蠭目而豺聲,卒為亂。成王死。事見《春秋》文公元年。
59.
渙 虎飲欲食,見猬而伏。禹通龍門,避咎除患。元醜以安。
《史記.龜策傳》云,郭璞曰:「猬能制虎!光潭朔謨舍,似鼠,少犯近則毛刺攅起如矢也。 神禹治水鑿龍門,在夏陽馮翊縣,當大河之中。
60.
節(jié) 安民呼池,玉杯大按。泉如白蜜,一色獲願。
紂為酒池玉杯,象莇以侈,周武王伐之。
61.
中孚 雙鳧鴛鴦,相隨君行。南至饒澤,食魚與粱。君子與長。
無註
62.
小過 蔡侯朝楚,留連江渚。踰時歷月,思其君后。
魯定公三年冬,蔡昭侯適楚,獻佩裘於昭王,昭王服之以享蔡侯,蔡侯亦服其一,子常欲之,弗與,三年止之。
63.
既濟 膠車駕東,與雨相逢。五棨解墜,頓阨獨坐。憂為身禍。
五棨,當作五楘。
64.
未濟 螟蟲為賊,害我稼穡。盡禾殫麥,利無所得。
螟,食苗心蟲,害稼穡者也。
‹ 49. 革之第四十九上一層51. 震之第五十一 ›本文取自易學網(wǎng)。子曰:小人不恥不仁,不畏不義,不見利不勸。不威不懲,小懲而大誡,此小人之福也。
易曰「履校滅趾,無咎」,此之謂也。善不積不足以成名,惡不積不足以滅身。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,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。
周易第50卦_鼎卦(火風鼎)_離上巽下
 |  |  |  |
本卦 | 互卦 | 錯卦 | 綜卦 |
第50卦:鼎卦(火風鼎) | 第43卦:夬卦(澤天夬) | 第3卦:屯卦(水雷屯) | 第49卦:革卦(澤火革) |
周易第五十卦詳解
鼎卦原文
鼎。元吉,亨。
象曰:木上有火,鼎。君子以正位凝命。
白話文解釋
鼎卦:大吉大利,亨通。
《象辭》說:本卦下卦為巽,巽為木;上卦為離,離為火?梢娔旧嫌谢,以鼎烹物,這是《鼎》卦的卦象。君子觀此卦象,取法于鼎足三分,正立不倚,從而持正守位,為君上所倚重,不負使命。
《斷易天機》解
鼎卦離上巽下,為離宮二世卦。鼎為鼎定、和美之意,多主吉,但對訴訟、求官不利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
因敗致功,因人成事;萬事通達,平步青云。
得此卦者,時運正佳,能得到朋友的幫助,取得不錯的成就。與人合伙共事更佳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功名日進,貴不可言。
財運:自然得利,不勞而獲。
家宅:小心火災;正配內助。
身體:肝火上沖,順氣以治。
傳統(tǒng)解卦
這個卦是異卦(下巽上離)相疊。燃木煮食,化生為熟,除舊布新的意思。鼎為重寶大器,三足穩(wěn)重之象。煮食,喻食物充足,不再有困難和困擾。在此基礎上宜變革,發(fā)展事業(yè)。
大象:木之上有離火,為燃炊烹飪之象,鼎有去舊立新,改過遷善之意。
運勢:時運仍佳,事業(yè)可成,但諸事不宜遲滯,及防有訴訟之累。
事業(yè):具備開拓事業(yè)的各種條件。耳聰目明,頭腦冷靜,應以端正的態(tài)度為人處世,嚴于律己,慎終如始,剛柔兼?zhèn)洌c有才德的人合作,勿妄進失度,則會無往不利。
經(jīng)商:經(jīng)過一番奮斗,已經(jīng)可以比較順利地發(fā)展自己的商業(yè)活動,遇到困難也能夠克服。如果堅持商業(yè)道德,參與正常競爭活動,無輕舉妄動和邪思,剛中自守,商業(yè)可大發(fā)展,但若不量入為出,坐吃山空,必敗業(yè)。
求名:首先應積功累德,嚴于律己,不陷入與他人的怨仇之中,柔而上行,循序漸進。得到知人者的善用,更是前途廣大。
婚戀:個人條件比較理想,順利,但勿不切合實際。
決策:天資聰穎,反應敏捷,頭腦靈活,具備隨機應變,隨時應變和隨勢應變的能力。因此,前程遠大,即使暫時不受重視,無出路也無防,最終可實現(xiàn)抱負。
第五十卦的哲學含義
鼎卦卦象,火風鼎卦的象征意義
鼎卦,這個卦是異卦相疊,下卦為巽,上卦為離。燃木煮食,化生為熟,除舊布新的意思。鼎為重寶大器,三足穩(wěn)重之象。煮食,喻食物充足,不再有困難和困擾。在此基礎上宜變革,發(fā)展事業(yè)。
鼎卦位于革卦之后,《序卦》中這樣分析道:“革物者莫若鼎,故受之以鼎。”最能變革的事物是鼎。鼎在古代為炊煮之具,使生食變?yōu)槭焓,沒有比此更徹底的變革了,所以接著要談鼎卦。
鼎不但是煮食物的器皿,古代也將鼎看作代表君王權威與供養(yǎng)賢士的器皿。鼎上的花紋,有鎮(zhèn)邪的作用,有時也將法律條文刻在鼎上,以顯示法律的莊嚴。改朝換代后,新登位的君王的第一件工作就是鑄鼎,頒布法律,以象征新朝代的開始,并表示吉祥,朝代改變也稱作“革鼎”!峨s卦》中說:“革,去故也;鼎,取新也!笨梢娤雀锖蠖,才是真正的去舊更新。
《象》中這樣分析本卦:木上有火,鼎,君子以正位凝命。這里指出:鼎卦的卦象是巽(木)下離(火)上,為木上燃著火之表象,是烹飪的象征,稱為鼎;君子應當像鼎那樣端正而穩(wěn)重,以此完成使命。
鼎卦象征革故鼎新,屬于中下卦!断蟆吩唬胡L鶩蛤蜊落沙灘,蛤蜊鶯鶩兩翅扇。漁人進前雙得利,失走行人卻自在。
周易第五十卦初九爻詳解
初六爻辭初六。鼎顛趾,利出否。得妾以其子,無咎。
象曰:鼎顛趾,未悖也。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白話文解釋初六:將鼎傾覆,鼎足向上,筮遇此爻,利于清除惡人。以無子而納妾。因納妾而得子,沒有災禍。
《象辭》說:將鼎傾覆,這不是悖亂之舉。清除朝中惡人,這是聽從了上面的旨意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平:得此爻者,因人成事,多喜事,或結婚,或生子,憂者喜,賤者貴。做官的會因功得晉升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因禍得福,榮封之喜。
財運:小損大利,以商為家。
家宅:修整有吉;妾生貴子。
身體:腹下瀉癥,即可痊愈。
初六變卦初六爻動變得周易第14卦:火天大有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乾上離)相疊。上卦為離,為火;下卦為乾,為天;鹪谔焐,普照萬物,萬民歸順,順天依時,大有所成。
初九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一爻,爻辭: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;得妾以其子無咎。爻辭釋義
顛:指顛覆,傾倒。否:同“痞”,指不好、丑惡的劣質的東西!俺龇瘛敝竿鹿始{新。
本爻辭的意思是:烹飪食物的鼎足顛翻,有利于倒出鼎中陳積的污穢之物;娶妾生子可以扶為正室,不會發(fā)生災禍。
初六是鼎卦的初始,在這個時候,要鼎新必須先革故,正如用鼎烹飪食物前,必須要清除里面的殘濁物一樣,初六是為納新在做準備工作。
《象》中這樣分析本爻:“鼎顛趾”,未悖也;“利出否”,以從貴也。這里指出:“烹飪食物的鼎足顛翻”,看似反常,實則不然;“卻順利地倒出了鼎中陳積的污穢之物”,便于除舊布新,反常的現(xiàn)象得以向好的方面轉化。
占得此爻者,若想開創(chuàng)新事業(yè),最好先清理一下自己的思想,把陳舊的觀念從大腦中排除,才能適應新的形勢。
初六:鼎顛趾,利出否,得妾以其子,無咎。
象曰:鼎顛趾,朱悖也。利出否,以從貴也。
周易第五十卦九二爻詳解
九二爻辭九二。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
象曰:鼎有實,慎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終無尤也。
白話文解釋九二:鼎中有食物。筮遇此爻,家里有飯吃,仇家有疾病,再沒有什么東西困擾我,吉利。
《象辭》說:家里有飯吃,家境優(yōu)裕,猶宜重其身家,慎其出處。仇家有疾病,我可以安亨清福,終于沒有災禍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吉:得此爻者,雖有收獲,但須防憂。做官的秉公執(zhí)政,須防小人的讒言之擾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功名正盛,小心中傷。
財運:袋中有財,須防盜竊。
家宅:富家防竊;不宜娶女。
身體:實熱之癥。
九二變卦九二爻動變得周易第56卦:火山旅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艮上離)相疊。此卦與豐卦相反,互為“綜卦”。山中燃火,燒而不止,火勢不停地向前蔓延,如同途中行人,急于趕路。因而稱旅卦。
九二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二爻,爻辭:九二:鼎有實;我仇有疾,不我能即,吉。爻辭釋義
仇:指與自己意志不合的者,相對立者。疾:指妒害之意。即:靠近,接
本爻辭的意思是:鼎中裝滿可供濟養(yǎng)的食物,容易招來敵對者的嫉妒,卻不能把自己怎么樣,結果是吉祥的。
從卦象上看,九二爻以陽爻居于柔位,剛柔相濟,上應六五之君,不致失
《象》曰:“鼎有實”,慎所之也;“我仇有疾”,終無尤也。這里指出:“鼎中盛滿可供濟養(yǎng)的食物”,應該謹慎行事,不要走錯方向;“招來敵對者的嫉妒”,但因無隙可乘,故終將無所怨尤。
占得此爻者,要當心小人。在你推進事業(yè)中,可能取到了一些成績,但是由此會招來嫉妒。你要持中守正,不能做出違法違紀的事,給人家抓住把柄。注意保持與嫉妒你的人的距離,不要與他們過于親近,這樣他們無機可乘,你才能平安無事。
九二:鼎有實,我仇有疾,不我能卽,吉。象曰:鼎有實,愼所之也。我仇有疾,終無尤也。
經(jīng)文意思是:鼎中有食物,我的敵人有病,不能和我一起分享,吉祥。
象辭意思是:鼎中有食物,要謹慎地移動它。我的敵人有病,最終沒有憂慮。
周易第五十卦九三爻詳解詳解
九三爻辭九三。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。方雨,虧悔,終吉。
象曰:鼎耳革,失其義也。
白話文解釋九三:鼎耳脫落了。筮遇此爻,打獵無所獲。野味莫吃光,老天要下雨,不知何日能出獵,坐吃山空,食物將匱乏,節(jié)約渡難關,終于得吉利。
《象辭》說:鼎耳脫落,意在說其人行動失宜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平:得此爻者,先難后易,老者多福,年輕人多不如意。做官的會遇到阻力,但最終的結果會好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妄意改變,難免有悔。
財運:目前滯銷,須待三年。
家宅:須防突變;可能悔婚。
身體:小心失聰。
九三變卦九三爻動變得周易第64卦:火水未濟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坎上離)相疊。離為火,坎為水。火上水下,火勢壓倒水勢,救火大功未成,故稱未濟!吨芤住芬郧ざ詾槭,以既濟、未濟二卦為終,充分反映了變化發(fā)展的思想。
九三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三爻,爻辭: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;方雨虧悔,終吉。爻辭釋義
鼎耳:鼎腹兩邊高出部位謂之鼎耳,中空以便于穿進橫木杠,搬運鼎身。雉膏:指甘美的山雞湯。方雨:指下雨的時候。虧悔:指消釋悔恨。
本爻辭的意思是:鼎的耳朵被破壞了,無法被移動,鼎中甘美的山雞湯也喝不上了。待到陰陽調和,潤雨出現(xiàn)才能消釋悔恨,最終還可以獲得吉祥。
《象》中這樣解釋本爻:“鼎耳革”,失其義也。這里指出:“鼎器的耳部被破壞了”,鼎無法移動,也就失去了它虛中納物的意義。
從卦象上看,九三居下卦的頂端,雖然屬于得正,但是失中,沒在這卦的中間位置,這意味著其行動不能堅守中庸之道。本卦的最高領導六五這一爻,屬于陰爻居陽位,與九三性格相異,意見等難以協(xié)調統(tǒng)一。加上九三與上面的九四逆比,行動受阻。九三如果能改變自己的行為,自思己過,聽命于本卦最大的領導六五,那么陰陽調和,終能獲得吉祥。
占得此爻,你是性格爭躁、敢說敢做之人,可是你的領導卻是做事優(yōu)柔寡斷,你不要為此看不起他,與之發(fā)生沖突,否則你會被閑置起來,再有才能也施展不出來。你應該聽命于領導,凡事要請示和商量,這樣才能最終實現(xiàn)目標。
九三:鼎耳革,其行塞,雉膏不食,方雨虧悔,終吉。
象曰:鼎耳革,失其義也。
經(jīng)文意思是:鼎耳掉了,移動鼎有困難,里面的山雞肉也吃不上,剛好有雨,悔恨漸消,最終吉祥。
象辭意思是:鼎耳掉了,便失去了鼎耳的意義。
周易第五十卦九四爻詳解詳解
九四爻辭九四。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兇。
象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白話文解釋九四:鼎足太輕,不堪重負,以致折斷,傾覆王公的珍饈美味,弄得汁液滿地,形容狼藉。這是兇險之兆。
《象辭》說:傾覆了王公的珍饈美味,這是喻指其人德薄而位尊,力小而任重,以致敗壞軍國大事,其結果如何呢?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兇:得此爻者,多災之時,或生足疾。做官的有被貶職之憂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小損大刑,千萬小心。
財運:有去無回,小心性命。
家宅:棟折之患;男女足疾。
身體:足上生瘡,難保完整。
九四變卦九四爻動變得周易第18卦:山風蠱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巽上艮)相疊,與隨卦互為綜卦。蠱本意為事,引申為多事、混亂。器皿久不用而生蟲稱“蠱”,喻天下久安而因循、腐敗,必須革新創(chuàng)造,治理整頓,挽救危機,重振事業(yè)。
九四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四爻,爻辭:九四:鼎折足,覆公錬,其形渥,兇。爻辭釋義
公:指位高權重的王公大臣。錬:是一種用碎米與竹筍做成的菜粥。渥:汗流滿面,沾濡之貌,這里指尷尬的樣子。
本爻辭的意思是:移鼎不慎而折足,使得鼎中王公的粥飯灑了出來。王公為此汗顏,很不吉利。
鼎斷了腿,那么就失去了平衡,里面的食物都翻倒在地。承擔了自己所不能勝任的工作,才會既折了自己的足,又誤了別人委托的大事。而且事態(tài)嚴重,不可收拾。個人信譽也有很大的損害。
九四這一爻緊鄰六五,屬于近君大臣。九四應該選用德才兼?zhèn)涞娜藖韰f(xié)助自己,去完成君主交給的任務,然而其卻用人不當,“覆公錬”,差點砸了九四的飯碗。
《象》中這樣分析本爻:“覆公訴”,信如何也!這里指出:“王公鼎里的粥飯傾倒出來了”,哪里還有什么信譽可言呢!
占得此爻者,在選人用人上,一定注意,要做到知人善用。如果選的人不堪
重任,會壞了你的事。在選擇合伙人時,要深入地了解對方,如果不了解就合
作,可能會使得合伙計劃流產(chǎn),你也因此而前功盡棄。
九四:鼎折足,覆公餗,其形渥,兇。
象曰:覆公餗,信如何也。
經(jīng)文意思是:鼎腿折斷,(鼎倒使)王公的美味佳肴灑了一地,顯得又臟又亂,兇險。象辭意思是:王公的粥都酒了,還怎么再受信任呢?
周易第五十卦九五爻詳解詳解
六五爻辭六五。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
象曰:鼎黃耳,中以為實也。
白話文解釋六五:豪華之鼎,上面裝配有銅耳、銅鉉。筮遇此爻吉利。
《象辭》說:豪華之鼎,上面裝配著銅耳、銅鉉,這樣的食鼎,理應盛著佳霉美味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吉:得此爻者,時運不錯,多獲利。做官的多吉兆,多升遷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守住大貴,自然吉祥。
財運:信息通達,可獲大利。
家宅:富貴之家;聯(lián)姻貴族。
身體:保護胸耳。
六五變卦六五爻動變得周易第44卦:天風姤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巽上乾)相疊。乾為天,巽為風。天下有風,吹遍大地,陰陽交合,萬物茂盛。姤(gǒu)卦與夬卦相反,互為“綜卦”。姤即媾,陰陽相遇。但五陽一陰,不能長久相處。
九五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五爻,爻辭:六五:鼎黃耳金鉉,利貞。爻辭釋義
鼎耳:鼎腹兩邊高出部位謂之鼎耳,中空以便于穿進橫杠,搬運鼎身。黃:黃色為土色,以五行論屬于中央位,寓意守中。鉉:是古代橫鼎耳用來扛鼎的杠子。金:指剛實堅硬之質。
本爻辭的意思是:鼎耳的位置適中,又配上了結實的鼎杠,這樣在抬鼎的時候就能保持中正,不至于傾斜。
從卦象上看,六五以陰爻居君位,得中,具有懷柔之德,下應九二,上與九四、上九親比有應。象征仁德之君,善于納賢。黃耳金鉉,這是功成名就之象,所以利于安居守正。
《象》中這樣解釋本爻:“鼎黃耳”中以為實也。這里指出:“鼎耳的位置適中,又配上了結實的鼎杠”,是由于六五爻居中,自然可獲得實惠。
占得此爻者,事業(yè)會非常順利,不會出現(xiàn)什么偏差,但是前提是你要廣納賢
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,隨著相互信任的加深,你們的事業(yè)也會蒸蒸日上。
六五:鼎黃耳,金鉉,利貞。
象曰:鼎黃耳,中以為實也。
經(jīng)文意思是:鼎上鑄有黃色的鼎耳,銅飾的舉鼎杠,利于守正道。
象辭意思是:鼎上鑄有黃色的鼎耳,說明六五居中堅實。
周易第五十卦上九爻詳解詳解
上九爻辭上九。鼎玉鉉,大吉,無不利。
象曰:玉鉉在上,剛柔節(jié)也。
白話文解釋上九:金屬之鼎配以玉石之鉉。占得此爻,大吉,無所不利。
《象辭》說:
上九爻辭講玉石之鉉配在金屬之鼎上面,表明剛柔相接,上下安份,沒有凌亂侵奪的現(xiàn)象。
北宋易學家邵雍解吉:得此爻者,安穩(wěn)利達,謀求遂意。做官的閑職者復職,離退者功成身退。
臺灣國學大儒傅佩榮解
時運:和善待人,無往不利。
財運:美玉待沽,自然有利。
家宅:地位甚高;金玉之盟。
身體:耳痛之癥。
上九變卦上九爻動變得周易第32卦:雷風恒。這個卦是異卦(下巽上震)相疊。震為男、為雷;巽為女、為風。震剛在上,巽柔在下。剛上柔下,造化有常,相互助長。陰陽相應,常情,故稱為恒。
上九爻的哲學含義鼎卦第六爻,爻辭:上九:鼎玉鉉,大吉,無不利。爻辭釋義
本爻辭的意思是:在用來抬大鼎的鼎杠上配上玉飾,十分吉祥,不會有什么不利。
從卦象上看,上九以陽爻居柔位,剛柔相濟,又與六五爻成正比,受到六五的尊重,既有名聲又有地位。
《象》中這樣分析本爻:玉鉉在上,剛柔節(jié)也。這里指出:配上玉飾的的鼎杠高處上方,表明剛柔相濟,互相調節(jié)。玉是比金更貴重的物品。名至實歸之象。占得“大吉,無不利”,一切都可稱心如意。
占得此爻者,雖然不是單位的一把手,但也是受到領導重用和尊重的人,你應該為領導網(wǎng)羅人才,盡心盡力地做事。這樣就會有升遷的機會,功名皆獲。當然,你要身居高位而不自傲,懂得關心和尊重你周圍的人,如果能做到這一點,可以功成名就了。
上九:鼎玉鉉,大吉,無不利。
象曰:玉較在上,剛柔節(jié)也。
經(jīng)文意思是:鼎上配以玉飾的舉鼎杠,大吉祥,沒有不利的。
象辭意思是:玉飾的舉鼎牡在上位,是剛柔調節(jié)。